2022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是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
作為有著35年預報經驗的天氣預報員,我深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明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預報員的使命,就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在預報一線不斷積累豐富的預報經驗,與預報團隊打贏一次次漂亮的“雨水戰”。
從非專業到專業 不斷積累預報經驗
年輕干部在生命里最旺盛的年紀,就應該甘于吃苦、敢于吃苦、勤于吃苦。童年的記憶中,父母常掛嘴邊的“只要你想干好一件事情,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句話也成為了我人生的座右銘。
由于所學專業并非天氣動力專業,天氣預報基礎理論較差,從事天氣預報工作困難重重。為了提升預報水平,我參加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辦研修班。30多年來,我一直在預報崗位上不斷積累經驗,逐漸在持續性暴雨、臺風、強對流、低溫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和重要社會活動的預報把關和保障中起到關鍵作用。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2002年調到自治區氣象臺至今,我逐漸成長為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國家級首席預報員。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為預報員就是要深入基層、服務百姓,時刻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2018年6月21至26日持續性降雨過程的預報服務讓我至今難以忘懷。受強降雨影響,22日凌晨柳州融水貝江水位嚴重超警,面臨是否要開挖圍壩泄洪的關鍵時刻,我參考預報模式結論和歷史資料,果斷做出仍有暴雨的預報,提出立即泄洪的建議,保障了水利樞紐順利渡險;23日20時晚,田林出現暴雨過程,我指導了田林縣氣象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建議組織人員撤離,在組織人員撤離完畢后不久,當地20棟樓倒塌,由于氣象預警成功助力田林縣政府提前轉移人員,實現零傷亡。
錘煉過硬本領,才能修好“實踐課”。2018年12月10日,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廣西體育中心隆重舉行。慶祝大會氣象保障服務既是一項政治任務,又是一項光榮的使命,但期間強冷空氣大舉南下,廣西上空冷暖空氣持續交匯,低溫陰雨天氣的維持對大慶活動的開展極為不利。為了捕捉開幕式這個“時間窗口”的天氣情況,我和預報員們與中央氣象臺、華南區域氣象中心等連日會商,提取加密觀測的衛星、雷達、自動站等數據資料,參考歷史個例的預報經驗,分析各種數值預報產品后,果斷預報10日14時-17時會場附近降雨有一個短暫停止,組委會根據預報結論,如期順利舉行了開幕式活動,活動剛結束,降雨又重回南寧,實況與預報非常吻合,這是一次高難度又非常準確的預報。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我負責全程精細化跟蹤服務。26日,是考察行程最緊,也是預報難度最大的一天。當天,受高空槽和冷空氣影響,導致考察地點出現小雨天氣,這對戶外考察活動帶來極大不利。能否成功捕捉降水間停的“時間窗口”,直接決定了考察活動的安排。緊要關頭,我帶領預報員們利用重力波影響下高架對流降水有間斷性的特點,結合自動站加密觀測和雷達監測,做出了16:00-19:00降水將顯著減小或有暫停的預報結論。根據預報結論,考察團順利在這個“時間窗口”完成了戶外活動。
多年來,我熟悉掌握了廣西暴雨、臺風、冰雹、雷暴大風等各類災害性天氣發生發展機理,準確把握天氣演變趨勢,預報質量位于同崗位前列,年均把關氣象服務信息和重大氣象專報80多份,共獲省部級領導批示16次,2013年獲得了正研高工資格并被聘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成為全國預報隊伍中的排頭兵,多年來共獲全國重大氣象服務先進個人和優秀預報員獎勵6次、廣西重大氣象服務先進個人和優秀預報員獎勵9次,2020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稱號。
持續開展科研攻關 發揮傳幫帶作用
由于自治區氣象臺的業務面向全區,區域范圍更廣,災害性天氣種類更多,更需要加強學習。
2005年起,我意識到預警信號發布缺乏相應技術支撐,中尺度觀測系統剛建設不久,面臨著新資料如何應用等系列問題。
每當遇到困難難以逾越的時候,父親那句“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和他那吃苦耐勞、專心工作、樂于奉獻的家風精神一直鼓舞著我前行。我通過申報科研項目,得到了廣西科技廳攻關項目、自然基金,中國氣象局預報員專項和廣西氣象局重點項目等6個項目支持,在成因研究基礎上,建立一個強對流監測、預警預報和預警信號發布平臺,解決了廣西突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發布的技術難題。2011年,我的“基于預警信號發布的廣西主要突發災害性天氣預報技術研究”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一名老預報員,我積極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針對預報員訂正能力偏弱,預報技術經驗凝煉方式如何進行,如何以業務需求為牽引,有效促進科研與業務的結合等難題,我提出要建立一個廣西災害天氣過程學習平臺,作為業務人員學習總結的重要載體,逐步建立影響廣西的主要災害天氣過程的概念模型。想法得到了廣州區域氣象中心、廣西氣象局等6個項目支持,“基于數字化智能學習技術的廣西災害天氣預報概念模型應用研究”項目也獲2012年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多年來,本人共主持和骨干參加省部級、廳局級項目共2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獎3次、廳局級獎4次;發表論文30多篇,第一作者論文18篇。
2016年,根據中國氣象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行動計劃要求,自治區氣象局建立和完善無縫隙集約化業務體系,以“強化兩端”為重點,強化短時臨近預警,提升災害性天氣中短期預報能力。我帶領的創新團隊建立基于雷達產品風暴結構識別和外推的多源資料融合分析方法,完成時間分辨率6分鐘,空間分辨率1公里的分類強對流天氣客觀預報產品,彌補智能網格精細化預報短時臨近客觀產品的空白。近3年,廣西各類預警信號準確率提高了10-18%,準確預警時間再提前10-16分鐘,為應對突發災害性天氣贏得了時間。研究成果也部分解決了業務短板,創新團隊連續被評為“優秀團隊”。
不僅如此,我也連續多年擔任廣西天氣預報職業技能競賽主教練,通過強化理論知識、預報經驗傳授等方式,指導3位選手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和“廣西技術能手稱號”,1人獲行業技能競賽單項全國第1名。常年任廣西氣象部門講師,給基層預報員講授短時臨近預報專業知識;參與策劃東盟國家災害性強對流天氣臨近預報技術培訓和講課,促進國際間技術交流。
氣象事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代代氣象人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初心始終不變。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我將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隆重召開。